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隨筆】閒聊對聯



閒聊對聯  尚雅軒主人


對聯植根於中國古典文學,它以短小精悍的形式,但又靈活多變的風格和內容,體現了中國文字獨有的藝術風采。

一副佳聯除了具備格律技巧如平仄協調、對仗工穩等方面的形式美外,更需注重內容及意境,務必言之有物,境界高遠。同時,也應關顧上下聯意境之融合,即珠聯璧合是也,切忌上下句各行各路,對而不聯。試看杜詩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流」,全聯不僅意律雙工,氣韻流暢,更大筆寫意,將蒼茫、寥闊與肅殺、凋零交織的氣象盡現眼前。秋之悲涼,人之哀愁,一覽無遺。此聯能傳誦千古,足見其藝術魅力深入人心。

藝術性以外,對聯還有普遍性和實用性。因著言簡意賅、涉及面廣、表達能力强等優點,對聯深為人喜愛而融入生活各個角落。三言兩語就能道盡人的喜怒哀樂、世態之冷暖炎涼,抒情、寫景、詠物、婚喪喜慶等,皆大派用場,故對聯幾乎無事不可寫,無處不可用。下引名聯數類與大家共賞。

寫季節:「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
寫的是早春之美景和喜悅。鶯兒爭先飛向有陽光照射之樹木,燕子在銜泥築巢,這是春回大地,充滿生機和活力,令人欣喜的景象。聯句用字精準,每一字每一詞都準確點出初春的特徵,特別是用「幾處」、「誰家」,而非「處處」、「家家」,筆觸敏銳細緻;「爭」字則見匠心。

寫閒情:「試墨書新竹,張琴和古松。」(唐‧李商隱)
琴、墨、松、竹俱雅物,聯中人閒情逸致,悠然自得。

寫情:「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唐‧李商隱)
有指「絲」與「思」諧音,「絲方盡」意即思念至死方休;淚,是蠟燭油,取雙義,亦作相思淚。對聯借蠶死絲盡之纏綿,蠟成灰淚乾之煎熬,襯托出一種對情至死不渝的忠貞。以刻劃用情深度論,聯中「方」、「始」二字,地位不可或缺。

寫世情:「天無寒暑無時令,人不炎涼不世情。」(宋‧范成大)
以時令由天氣寒暑而來的事實,說明世情同樣是因人情冷暖而生。話雖如此,作者悟中寧無半點無奈乎?

抒懷述志:「遠目靜隨孤鶴去,高情常共白雲閑。」(唐‧韓琮
閑雲孤鶴,超然、閑散之形象代表。目隨鶴去,情共雲閑,作者嚮往自由自在,渴望脫離塵俗的心態,溢於言表。

寫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
詩人下筆揮灑自如,聯中有畫。靜夜,松林間有明月透出亮光,石上有清泉流淌,讀者彷似身在畫圖中。

題勝景──山東濟南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劉鳳誥)
常見的荷、柳及湖、山,配以兩組量詞,便概括了大明湖秀麗景色,作者的文才與對聯的魅力皆令人贊歎。

題贈:「萬卷編成群玉府,一生修到大羅天。(清‧梁山舟)
此聯題紀曉嵐書齋閱微草堂。「群玉府」,喻《四庫全書》。「大羅天」,道教認為最高的一重天。對聯明題草堂,實則頌揚草堂主人紀曉嵐完成總纂《四庫全書》之偉業,成為一代文宗。

詠物:「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宋‧辛棄疾)
絕好之詠梅聯。梅花孤高冷傲,清奇脫俗,「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此為「更無花態度」。梅花凌寒而立,素潔明淨,冰肌玉骨,正是「全有雪精神」。只用十個淺白易懂字,就把梅花獨特的形態、品格描繪得淋漓盡致,稼軒筆力非凡,一代承先啟後大詞人之譽,實至名歸。

悼亡──悼宋教仁:「桃源何處尋漁父,博浪翻教刺子良。」(摘自梁羽生先生之《古今名聯談趣》,作者無名氏。)
宋教仁乃湖南桃源人,號漁父。「博浪」是張良(字子良)使力士椎擊秦始皇處,「博浪翻教刺子良」是反過來說秦始皇使人行刺張良,暗指宋教仁為袁世凱所殺。(1)

悼亡──通用句:「春江桃葉鶯啼濕,夜雨梅花蝶夢寒。」「事業已歸前輩錄,典型留與後人看。(摘自清朝梁章鉅《楹聯叢話》)

此外,尚有一些諧趣聯,如:「賈島醉來非假倒,劉伶飲盡不留零。」傳為明朝唐寅所作,趣在句頭二字與句尾二字諧音。又如:「不明才主棄,多故病人疏。」乃紀曉嵐嘲諷庸醫,取自孟浩然詩《歲暮歸南山》,原句為「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紀曉嵐在兩句中各顛倒一字,便成了辛辣的諷刺庸醫聯。對聯引人入勝處,妙不可言。

在文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佳聯妙對浩如煙海,它與其他古典文學一樣,同是中華文化的珍貴遺產,我們應予珍惜、愛護。通過學習、品嘗這些對聯,不僅能深厚我們的國學根基、提高寫作和思考能力,更能陶冶性情,淨化心靈。學對聯的好處與樂趣多不勝數,非親身嘗試不能感受,這是我的體驗。




註:(1) 宋教仁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及首任理事長。於1913320日在上海火車站遭槍擊,兩日後不治身亡,終年31歲。此案案情複雜,撲朔迷離,真兇誰屬,眾說紛紜,頗多爭議。有云是幫會所為,亦有指袁世凱是幕後主腦,甚至近有論者說是國民黨內部權鬥之結果。是耶非耶,無確鑿證據,難以定案。


(此文係應好BLOG友某君之邀為《青年藝術廊》冬季刊供稿。)


令狐少俠
19/11/2011完稿



2 則留言:

  1. 常來看對聯,
    很有趣味,
    細味到中國文字蘊涵的意境。
    不過,
    只能看,
    不懂得回應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別客氣,只要有興趣就得了,很高興你來交流。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