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4日 星期日

【引經據典】過秦論(下)  作者:賈誼

【引經據典】過秦論(下)  作者:賈誼

秦并兼諸侯山東三十餘郡,繕津關,據險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百,奮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1),望屋而食,橫行天下。秦人阻險不守,關梁不闔(2),長戟不刺,彊弩不射。楚師深入,戰於鴻門,曾無藩籬之艱。於是山東大擾,諸侯並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將而東征,章邯因以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羣臣之不信,可見於此矣。子嬰立,遂不寤(3)。藉使子嬰有庸主之材,僅得中佐,山東雖亂,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廟之祀,未當絕也。

秦地被山帶河以為固,四塞之國也。自繆(4)公以來,至於秦王,二十餘君,常為諸侯雄。豈世世賢哉?其勢居然也。且天下嘗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當此之世,賢智並列, 良將行其師,賢相通其謀,然困於阻險而不能進,秦乃延入戰,而為之開關,百萬之徒,逃北而遂壞。豈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勢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險塞而軍,高壘毋戰,閉關據阨(5),荷戟而守之。諸侯起於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親,其下未附,名為亡秦,其實利之也。彼見秦阻之難犯也,必退師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內。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為禽者,其救敗非也。

秦王足己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子嬰孤立無親,危弱無輔。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乎?當此時也,世非無深慮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盡忠拂過者,秦俗多忌諱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為戮沒矣。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6)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諫,智士不敢謀,天下已亂,姦不上聞,豈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傷國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其彊也,禁暴誅亂,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諸侯從。其削也,內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嚴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內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餘歲不絕。秦本末並失,故不長久。由此觀之,安危之統,相去遠矣。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  *  *  *  *

【譯文】

秦兼併了諸侯崤山以東三十多個郡,修治水陸要道,佔據要塞,整修兵器以作守衛。然而陳涉聚集幾百個雜亂守兵,振臂大呼,不用弓矢矛戟兵器,只以鋤頭木棍,不帶糧草隨處就食,橫行天下。秦守不住要津,封不了關卡橋樑,長戟刺不得,強弩射不能。楚軍深入秦境,在鴻門交戰,未曾過受任何防衛設置的阻攔。於是崤山以東大亂,諸侯齊起兵,豪傑爭相立業。秦以章邯領軍東征,章邯恃三軍兵力,與外敵協議要約求封,算計其主上。群臣之不可信,由此可見。子嬰繼位,仍不醒悟。若子嬰有平庸君王之才,僅得平凡的輔臣,崤山以東雖動亂,秦領土仍可保持完整,宗廟祭祀亦未致斷絕。

秦地山河環繞而成險固之勢,是四面均有天險作屏障之國。自穆公以來,至秦始皇,二十多位國君,常稱雄諸侯,難道是代代皆賢君?是形勢使然。況且天下諸侯曾同心協力攻秦。該時世,賢人智士並存,良將各用其兵,賢相互出其謀,但為地勢險阻所困不能前進,秦為引其入內作戰而開關,結果百萬軍隊,戰敗逃亡而崩潰。這難道是勇氣、力量和智慧不足?是因為情況不利,地勢不便。秦將小邑整合為城鎮,駐軍守要塞,以高大的壁壘防禦而不出戰,閉關據守險隘,以士卒持兵器護衛。諸侯出身於平民,為利益而聚合,無上古帝王之德行。其結交不可靠,其下屬未歸附。以亡秦為名,謀私利為實。他們見秦地險阻難攻,就必須退兵安定本土使人民休養生息,等待秦之衰敗,收容弱者,扶助疲困的人,從而號令諸侯大國的君主,就不憂不能遂其所願於天下了。他們貴為國君,擁有天下財富,卻成為俘虜,皆因挽救危敗不得其法。

秦王自以為是不徵詢諫言,錯而不變。二世繼續因循,也不改正,暴虐而加劇禍患。子嬰孤立無親,危險脆弱而無輔助。三位君王昏惑而終身不醒悟,滅亡不也合理嗎?當其時,世上並非沒有深謀遠慮通曉事物變化的人,但不敢盡忠輔助君王改過的原因是,秦風氣多禁忌,忠言還未說完,已被殺戮了。以致天下之士,只能側耳傾聽,雙腳併攏而立,閉口不言。因此三位君王違正道,忠臣不敢進諫,智士不敢出謀,天下已亂,亂事不上報君王,豈不可悲?先王明白蒙蔽會危害國家,所以設置公卿、大夫、士,以修法例設刑罰,因而天下安定。強盛時,禁止暴行誅滅叛亂,天下信服。弱勢時,五霸征戰而諸侯順從。土地被分割時,對內自守外則使友邦親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盛時,繁法嚴刑,天下震懾,其衰弱時,百姓怨恨不滿,天下叛變。周朝封五等爵位合乎正道,因而延續千餘年不滅。秦則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長久。由此可見,安危的綱紀,相去很遠。俚語道:「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的借鑒。」因此君子治國,要考察上古歷史,驗證當代情況,觀照人事,了解盛衰規律,審度常變的形勢是否合宜,取捨有序,變化適時,所以歷時長久,國家安定。


令狐少俠
30/3/2021

25 則留言:

  1. (1)梃:音挺。

    (2)闔:音合。

    (3)寤:音悟。

    (4)繆:同穆。

    (5)阨:音隘。

    (6)拑:同箝。

    回覆刪除
  2. 僅取一點,閒聊。

    原文「章邯因以三軍之眾,要市於外,以謀其上。羣臣之不信,可見於此矣。」(令狐兄譯文:秦以章邯領軍東征,章邯恃三軍兵力,與外敵協議要約求封,算計其主上。群臣之不可信,由此可見。)

    賈誼此論,似乎不公。查維基【章邯】:「楚將項羽與諸侯聯軍率兵救趙,在鉅鹿之戰中大敗秦軍王離。四月,章邯派司馬欣向咸陽請求援兵,但趙高不允,並派人追殺司馬欣。五月,司馬欣回到軍營後告訴章邯朝廷已被趙高控制,『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六月,項羽楚軍大敗秦軍於三戶津和污水。七月,章邯擔心趙高迫害,遂與司馬欣、董翳率秦軍約20萬眾於殷墟向項羽投降,和諸侯聯軍達成協議,協議是章邯為雍王,統治關中之地。」

    可見,章邯對外缺兵,趙高把持中央(聚兵自護?怕章邯功高蓋己?)而不援,章邯兵敗,又擔心趙高藉此落罪誅死,所以才向項羽投降立約而授得關中之地為雍王。賈誼將此當成是章邯單方面對中央不忠,差矣。賈誼對既有利益者(政權)有頗強的保皇傾向;全篇《過秦論》不責秦王行法家之路以武奪天下,只怨其不行仁政。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史記在「……以謀其上」句後,有【索隱】註釋如下:「此評失也。章邯之降,由趙高用事,不信任軍將,一則恐誅,二則楚兵既盛,王離見虜,遂降耳,非以求封明矣。」可算是公道自在人心吧。

      古代文人以忠君愛國為己任,賈誼自然也不例外。由過秦論下篇結尾的野諺曰:「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可見賈誼是通過分析秦速亡的歷史教訓,希望漢朝能以秦為鑒,國祚綿長。他要保漢江山,就是保皇了。

      刪除
    2. 謝提供資料。乍喜,賈誼看不到的,太史公看到,而小弟亦所見幸同。太史公還敢挑戰皇權,以春秋之筆評保皇的賈誼之論,此見一斑,難怪他激怒了聖上而受刑了,哀。

      查證史記原文,截圖。
      https://bit.ly/3sT84VE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第六》
      https://bit.ly/39L3JMx

      刪除
    3. 我本史記字太細,再翻看,才知錄漏了「三軍要市於外」數字。謝謝你。

      刪除
    4. 另:【索隱】非司馬遷撰寫,另有作者,詳見以下連結。

      https://bit.ly/31OnlLu

      刪除
    5. 不,《史記索隱》是另一本書,作者司馬貞,唐代人,後於西漢的太史公(司馬遷)。《史記索隱》是司馬貞再詮釋《史記》之作,所以引述有不少史記原文。有趣是,太史公亦有轉載前人賈誼之《過秦論》,史記文中之「索隱」,意指太史公自己的見解,非指後人司馬貞的《史記索隱》。

      刪除
    6. 再翻《秦始皇本紀第六》,文中提及「集解」,還有東吳人韋昭、東漢人服虔、東晉人徐廣、南梁人鄒誕生,太史公不可能將未來人物入文。見下圖。
      https://bit.ly/3cO7W41

      查維基【史記】,「原稿約在西漢末年佚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記殘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國六朝抄本…」,換言之,今人所讀的《史記》,實是諸多後人彙整補失而成的版本。其中一版為《史記三家註》,內文插註後人《史記集解》、《史記索隱》、《史記正義》等補充。我查原典時,未及察覺維基提供多個版本,故將顧頡剛領銜點校由中華書局在1959年出版的《史記》(三家註)誤為原典唯一版,並將內嵌註解也視為太史公之筆了。

      令狐兄是對的,「索隱」確是指後人司馬貞的《史記索隱》。見圖。
      https://bit.ly/3uhlvPs

      無註解,純版。
      https://bit.ly/3rQQgcj

      《欽定四庫全書》(無標點)
      https://bit.ly/2PFSLky

      還有些版本文字不盡同,不贅。

      刪除
    7. 【索隱】即【史記索隱】,只不過放在史記的內文中只用【索隱】二字而已。其理一如【史記集解】及【史記正義】,在書的內文中即分別為【集解】及【正義】,全部都是他人對史記的註釋。以下連結是我本史記的樣本:https://bit.ly/3fHpIaX

      詳細可參閱:(1)史記集解序,(2)史記序考證,(3)史記正義序,(4)史記索隱序,(5)史記索隱後序,(6)補史記序。

      刪除
    8. 忙著在後台搞截圖連結,沒看到你今早的新留言,如看了可慳番啲後台工序。

      刪除
    9. 「索隱」一般指備註、註釋、闡發微義,附於主文側或尾,所以我以為是太史公之補述。令狐兄後提司馬貞,卻是唐人,又怎會出現在西漢?故不信「索隱」即是後人的《史記索隱》。再上下翻閱史記文章,發現不少後人名字寫在備註裡,奇怪,查維基【史記】才知原稿僅餘殘卷,今日所讀的實是後人之教訂本,又歷年累有差異的多版,以《史記三家註》最有名,正是你我所用的「註」版。現在清楚了。謝。

      刪除
  3. 貴兄,其實,關於截圖整連結的問題,有啲嘢我諗唔明,想請教吓。

    你話整好條連結後,就可以將上載圖片的草稿帖刪除。理論上刪除草稿帖,等於刪除原圖,咁點解打開條連結仍然可以睇到幅圖呢?諗唔明。請解惑,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令狐兄,我地喺blogspot上載圖片,那個影像檔其實係去咗Google一個雲端的資料庫裡,那個圖片連結只係一個地址指標,指向雲端資料庫那個圖片位置(它的永久住家)。你任何時候,在任何其他牌子博客、社交等PC或手機平台、論壇,貼出那條圖片連結,大家都可以按此直接到Google雲端資料庫而看到那張圖,跟blogspot或blogspot文章無關。又,那張圖是不死的,除非你主動去刪除它,或者Google關閉那個雲端資料庫,清洗裏面的內容。

      刪除
    2. 原來係關雲端事,明白了。謝謝你。

      刪除
  4. 好奇問下,令狐兄本《史記》保存得好好,住在你的圖書館已有多少日子?這個版本用點號在句旁作分句,冇用現代逗號、句號、問號等,頗有古味,但字距由此互貼,未知久讀會否易累。《史記》有很多卷,大部頭,讀全要很有耐性,你很喜歡文言和古史?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我的史記是一套四冊,上海書店1988年出版,並注明「本書根據商務印書館1933年版影印」。估計該原裝版本可能是線裝書之類的古典版,才無現代的標點符號。字貼字讀來是較費神,但慣了就不覺有何問題。

      已忘記買了多久,肯定是買於1988年之後。因為喜愛中國古典文學,所以較多選購這類書。不過,並非所有藏書都全部讀過,會揀一些最有興趣的先讀,讀史記也是如此。

      刪除
    2. 據你的資料網查,商務印書館是以乾隆「武英殿二十四史」本為版據,對正文句子做點斷,成點校本,初版全20冊,1932年再將20冊合為4冊,稱「簡編本」。這套古版恐怕不會再版了,是珍藏品。

      刪除
    3. 照你查到的資料看,我執到寳了。諗諗吓真係記唔起到底是我自己唔知幾時咁好彩撞啱嘅,還是一個做出版的朋友幫我在大陸搵到的絕版書?因為以前有啲我在香港買唔到的古籍,都係搭佢在大陸搵到。

      刪除
    4. 不過,你本書好似有綠色螢光筆畫過…嘿嘿…

      刪除
    5. 係我自己畫的,唔知係寳嘛,後面仲有橙色螢光筆畫呀,哈哈……

      刪除
    6. 其實,我亦係好中意用螢光筆畫書,係中四時開始的習慣,已經有幾十年。一般重要的用黃色螢光筆,較重要用綠色,勁揪的用橙色,都是對內文;段落標題有時想較起眼,會用藍色。我用得係好有系統條理的。考試溫書時,眼睛掃掃那些螢光筆keywords或句子,然後考試時用自己文筆將這些keywords邏輯有序地串連起來,就答完題目了。嘻。

      我而家看書不再畫書了,不想將來將書送人,會讓人從我的「墨寶」上知道我重視什麼和如何思考。

      令狐兄又如何?

      刪除
    7. 間中仍有用色筆畫書的習慣,多用於認為有用或較重要的地方。沒有想過會將書送人而不畫,因為我的書大多是古文及詩詞之類,冇乜人欣賞呢啲老古董,欣賞嘅早已擁有,用不著我送。早前因為收藏空間問題,被迫心痛地把一車車舊書搬去垃圾站棄置,就是送都冇人要的例證。

      刪除
    8. 同感。我以往贈書去的「救世軍」二手店喺舊年疫情下大家唔敢收放舊物,無生意,執咗。我家裡的藏書都在哭。

      刪除
  5. https://bit.ly/2PRV8Ry

    https://bit.ly/3a1k7Zx

    https://bit.ly/3g7Y5YK

    https://bit.ly/3t7UPQR

    呢啲就係民心!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