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4日 星期六

【宗教資料】佛學、佛理

 

【宗教資料】佛學、佛理

 

佛學入門

http://book.bfnn.org/books/0239.htm

 

*  *  *  *  *

 

唯有自己,才能打開解脫之門。

 

*  *  *  *  *

 

四聖諦,即真理。

 

第一,無可避免,苦,如影隨形。

 

第二,苦之集聚,執着他物,而無饜足,其終歸易散,又以何為憑。

 

第三,解脫之道,在於意思思辨,專注自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至和諧圓滿。

 

第四,有一道路,可引領我們遠離諸苦,達到真理。

 

什麼道路?八正道。

 

正見、正思維、正念、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定,指導我們的行為。

 

*  *  *  *  *

 

任何事物的過度,甚至快樂,最終都是痛苦。

因此,秉持中道,

你將看到事物本質,

獲得無上的寂靜。

 

*  *  *  *  *

 

若您秉持善行,

如海浪歸於岸邊,

時間推移,善業力將生世相隨,

直至覺悟。

 

*  *  *  *  *

 

如果你專注於當下的每一刻,

保持平靜安然,

那你將找到內心的中道,

不覺悲,亦不覺喜,

擺脫業力流轉的束縛,

終證得無上真理。

 

*  *  *  *  *

 

智慧無處不在,

太陽、月亮、星辰與天河,

無上的真理,每個人都能擁有。

 

*  *  *  *  *

 

如果一個人,用智慧降伏了慾望和無知,

又怎會找不到至高真理和解脫之道呢?

一味祭祀或獻祭,

他只會永遠停留在原地,他起步的地方。

 

*  *  *  *  *

 

你征服了整個世界,卻連自己的心也不能奈何,算是勝利嗎?

 

*  *  *  *  *

 

我離去不為贏取,

而是為了失去,

失去了嗔怒,

失去了貪婪,

失去了嫉恨,

失去了憎惡。

如今我一無所有,

到達了寂靜的彼岸。

 

*  *  *  *  *

 

嗔怒給你帶來了痛苦,

爭執便帶來嗔怒。

使人停步於真理面前,

僅僅為了自我保護。

 

*  *  *  *  *

 

嗔怒,

就像在掌心點火,

我們總想把它扔給別人,

可在此之前,

卻會先燒了我們自己。

 

*  *  *  *  *

 

任何的知識,無論你們自己閱覽,還是聽智者宣講,甚至是聽我宣講,都不要輕易相信,要用自己的知識和智慧,去加以分別驗證。

 

*  *  *  *  *

 

點亮自己的燈火,做自己的一盞燈,修持正法,專注於你的內心,向自己皈依,勿依賴他人。

 

*  *  *  *  *

 

一切皆無常,將自己安住其中,精進不懈,永不認輸。

 

*  *  *  *  *

 

註:

(1) 上述佛理於11/2017摘錄自印度劇《佛陀》中佛陀部份訓誡之中譯本。

(2) 相關網頁已經消失。

 

*  *  *  *  *

 

 

某年某日一位學佛的友人與我閒聊,問我對「貪嗔癡」有何看法?我隨口噏曰:渴求得到不是自己應份的,貪也;為自己得不到而不忿、懊惱、仇恨者,嗔也;執著自己得不到的,癡也。

 

簡言之,貪---好想得;嗔---恨不得;癡---放不得。

 

 

令狐少俠

4/9/2021

 


 


8 則留言:

  1. 眾新聞 - 守住腳下那一片園地 作者:清涼

    ……香港面對的,絕不只是當權者對政治、行政、經濟及教育的操控,當權者要的是全面的臣服,就連娛樂、藝術、文化及宗教等範疇也別想離開老大哥的視野,「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預言早已開始應驗……

    起初只要不打正旗號跟權力作對就行了,各方人物組織仍可以各式其式,但當權力佈置已全部就緒,操控就越來越嚴密緊湊,以至任何個體或團體都必須附和權力所吹奏的主旋律,才能掙得那一點點的生存空間。特立獨行,拒絕歸附的人,那怕只想在自己的專業或創作空間裡做自己相信的事,權力就是容不下。原因很簡單,絕對權力對一切它不能控制的事物都不放心,它總是怕某種勢力坐大了,就會挑戰它的權力……

    反過來說,在時勢惡劣之時,專注於自己的本業,堅持捍衛那個範疇內的價值,拒絕讓政治凌駕其上,本身就是一種極重要的防禦工事。筆者最近重溫一段跟神學有關的歷史……

    1933年,希特拉已獨攬大權,德國基督教內興起了「德國基督徒(Deutsche Christen)」運動,替希特拉的反猶主義、種族主義及元首原理(Führerprinzip )鳴鑼開道,在教會內為納粹意識形態掃除障礙……

    為了令教會配合納粹的政策,「德國基督徒(Deutsche Christen)」運動也主張用統一的「國家教會(Reichskirche)」取代原先行民主制的「德國基督教聯盟(Deutscher Evangelischer Kirchenbund)」,由「國家主教(Reichsbischof)」統一領導,並推舉資深納粹黨員Ludwig Müller出任此職……

    如此明目張膽的「改革」當然引起爭議,各方都希望當時最具份量的神學家之一—— 卡爾・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 ),能就此表達意見。巴特隨後寫了那篇著名的文章《今日之神學存在(Theologische Existenz heute!)》……

    當納粹傾力要把教會和神學納入它的操控的範圍內,要把兩者變成它的附庸之時,巴特卻斷然宣告神學的獨立與自主,除了上帝的道以外,神學並沒有其他效忠的對象。正如他所說的,這已經是一個政治聲明,已經是對納粹明顯的拒絕……

    當極權臨近,好好看守自己腳下的一片園地,忠於自己服膺的真理,這正是巴特的堅持,也正因為如此堅持,巴特與其同路人才能在歐洲大陸最黑暗的時刻,向納粹發出堅定的反對聲音。

    日光之下無新事,野心家去了又來,而今天正是考驗我們的時候!

    (摘錄自眾新聞)

    https://bit.ly/3BIiNWS

    回覆刪除
  2. 眾新聞 | 世界雖然反轉 是非不能顛倒:眾新聞全新《香港這一天》撰文:眾新聞記者

    世界歪倒,香港巨變,一國兩制開啟新一頁。時代紛亂,真相越糢糊、被扭曲,求真相越重要;社會不安、恐懼瀰漫,講真話越困難,越需要講真相。

    眾新聞《香港這一天》節目,由9月15日(星期三)開始,以全新面貌與觀眾見面,繼續求真相、講真話。

    播出時間:逢星期一至五(公眾假期除外)晚上10點30分,在眾新聞YouTube channel首播。
     
    主播:楊健興、謝馨怡

    製作團隊IG:Deadfish_hk

    (轉載自眾新聞)

    https://bit.ly/3C87SGk

    回覆刪除
  3. 記協主席:鄧炳強稱記協滲透校園用字情緒性

    https://bit.ly/3CbUpNK

    (轉載自香港電台)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直播」記協主席陳朗昇9.15回應鄧炳強言論

      https://bit.ly/3AdYzDT

      (轉載自《香江望神州》)

      刪除
  4. 眾新聞 |【煽惑六四集會案】鄒幸彤自辯全文

    「但作為一個共同的行動,一個政治的表達,最低限度的要求是這件事是要在一個公開的地方去做,而不是自己躲起來,做給自己看。如果法庭要說,這樣一個沒有指定地點的行動呼籲,都是在煽惑一個未經批准集結,那我也很疑惑,這個集結是在指哪個集結、在哪裡的集結,是否地點是全香港或者全世界,是否任何人在那個時間點點起燭光,就是在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如果這樣說,不如直接承認,要禁止的,就是六四的悼念本身。」

    「是香港人,是 30 多年每一個在維園點起燭光,普普通通而善良的香港人,教會我,什麼叫擇善固執,而我所做的,只是傳承、發出這些普通人的聲音,去做一個普通香港人在這個時間想做的所有事,去不給當權者壟斷所有真相和意見。」

    「如果法庭一定要用煽惑、被煽惑這些字眼,不如說,是香港人煽惑了我要按良知行事。如果要因此受刑的話,我亦無怨無悔。」

    (摘錄自眾新聞)

    https://bit.ly/3GfqXJz

    回覆刪除
  5. 7.28上環暴動案被告簡健煌庭上親自陳詞。陳詞文情義理並茂,動人心弦,足以傳世。

    全文如下:

    閣下你好,多謝閣下勸喻我申請法援,但我選擇用暴動罪被告身份作以下陳述。

    先說暴動的近因,7月28日本來不是特別日子,是因7月21日警方對暴力縱容,令很多人感到寒心,當晚是民憤最深的一晚。7月27日在元朗南邊圍的示威,以及7月28日的本案,都承載住這種對不公義的憤怒。

    至於暴動的遠因,我認為是民意不被彰顯,正如馬丁路德金曾經所說:「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政府或法庭對於暴動的定性,正正是政府漠視民意,導致民怨沖天。我直言是暴動而不諱,因為當一個城市有暴動的時候,應該感到羞愧的不是人民,而是政府。我們曾經相信和平的力量,6月9日,103萬人;6月16日,200萬人,兩次過百萬人的遊行井然有序,展現出民意如山之意,更贏得國際稱號。但政府依然無視市民要求撤回修例的聲音,繼續獨行獨斷,引出以後一連串的示威及暴動。

    7月1日在立法會裡面,「是你教我和平是沒有用的」這句塗鴉,刻畫了多少無奈?多少失望?又有多少悲痛?火光熊熊,暴動作為社會的病徵顯然易見,但背後原因往往無人問津,包括判暴動的法官。曾經有法官在判刑時說:「不知道示威者爭取甚麼、示甚麼威」,我認為示威者爭取的,是社會上的話語權,去參與社會運動、決策,亦即是所謂的「還權於民」。

    好可惜,現時制度沒有給予市民充分的話語權,亦沒有任何和平方法能夠扭轉這種制度,當社會充斥著逆民及無可反抗的政策時,制度就成為一種壓逼。「哪裡有壓逼,哪裡就有反抗」,以「槍桿子出政權」的毛澤東一句點出了革命的因由,控方賴以起訴我們的《公安條例》,是因六七暴動延伸,雖然曾經因為人權爭議而撤銷,但主權移交過,在位於深圳的臨時立法會之中「借屍還魂」,並無民意授權。

    選舉近了,隨著選舉制度被完善,立法會只剩下9分之2的直選議席,民意授權每況愈下。身為被法律管束的市民,我不禁想:我們還有沒有義務,遵守自己從未同意過的契約?閣下聽到這裡,或認為我毫無悔意、重犯機會高等等,但我認為重不重犯並不在我,或往後有沒有暴動,亦不是市民能夠決定的事情,而是在於政權。

    在電影《武狀元蘇乞兒》的結尾,劇中的皇上擔心丐幫人多勢眾會威脅他,要求丐幫幫主解散丐幫。丐幫幫主回應:「皇上,天下有多少乞兒,不是由我決定,而是由皇上你決定的。如果皇上治理得天下國泰民安、豐衣足食,又怎會有人想做乞兒呢?」

    閣下,我期望的固然是政府還權於民、聆聽市民聲音,並且尊重市民民意,化解暴動的因。但政府現在反其道而行,以鐵腕扼殺咆哮,不求解決問題,只求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又怎樣叫市民安心呢?若我能說到此,我要感謝閣下寬宏大量,因為能夠暢所欲言並非必然,我要多謝我曾經的律師團隊,亦要多謝為我寫求情信的人,我不想浪費為我寫求情信的人的心意,所以我將14封求情信呈上法庭,是有些多但希望閣下撥冗讀一讀,當了解一下我。

    閣下會發現,若在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正如剛才石大律師所言,我或我們不是會坐監的人,雖然我案發時的確有些魯莽,但我並不認為出發點有錯。撇除對身邊人的愧疚,我亦無愧於心,所以我不打算求情,但都歡迎閣下輕判。

    最後,引一小段屈原的《離騷》,「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在這個太平得好像太平間的一樣的時代,這份陳情書是我嘗試活在真實之中,一份小小而實在的掙扎。我的求情到此完畢,多謝閣下。

    https://bit.ly/3lNrt8V

    回覆刪除
  6. 《竹石》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