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9日 星期三

【對聯】被遺忘了的對聯

【對聯】被遺忘了的對聯


出句:漸可平心言舊事 【瀟瀟不語】

對句:不堪傷感到今朝 【令狐少俠】


出句:來往行人何所欲 【瀟瀟不語】

對句:東西流水寄相思 【令狐少俠】


出句:蚍蜉人事偏勞累 【瀟瀟不語】

對句:錦繡年華莫等閒 【令狐少俠】


出句:靜院茶煙香引夢 【青溪】

對句:幽窗竹韻雅怡人 【令狐少俠】


出句:綠窗驚夢鶯聲巧 【青溪】

對句:小苑迎春柳色新 【令狐少俠】


出句:綠窗驚夢鶯聲巧 【青溪】

對句:香徑嬉春蝶影嬌 【令狐少俠】


出句:一處花開,忽然想起當年你 【雲裳】

對句:幾時春去?無奈平添此際愁 【令狐少俠】


出句:有水柔藍浮朵靜 【清音】

對句:滿堤新綠映春妍 【令狐少俠】


出句:花認舊居開作雪 【佚名】

對句:鳥爭新綠唱成春 【令狐少俠】


出句:當年醉處依稀記 【佚名】

對句:此際哀愁次第來 【令狐少俠】



收拾雜物,意外重見此批對聯,緣何完工後壓在櫃底,不予發表?那是何時所對?部份出句的作者誰屬?因沒記錄,已無印象。想到優劣都是自己作品,還是予其重見天日也罷。


令狐少俠

9/12/2020


55 則留言:

  1. 出句:蚍蜉人事偏勞累 【瀟瀟不語】

    對句:錦繡年華莫等閒 【令狐少俠】

    有花堪折直需折【Rosemary】

    回覆刪除
    回覆
    1. 😅 未學先抄這句,是否有問題﹖ 問題在什麼地方﹖😅 🙏

      刪除
    2. 論內容,「有花堪折直須折」對「蚍蜉人事偏勞累」問題不大;但就聯律論,則不合律。問題如下:

      (1) 不合上、下聯平仄相反的要求。

      (2) 未符上、下聯詞性相同(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等)的規定。

      聯律的要求及規定為何?網上有不少相關資料,如有興趣自學,相信你定能成功入門。

      刪除
    3. 🙏🙏 感謝你沒有睬我都傻。
      事實, 我根本不是讀書人, 毫無文學基礎,難得少俠不厭其煩指教🙏🙏
      這不是謙虛, 是實話實說。

      刪除
    4. 出句:蚍蜉人事偏勞累 【瀟瀟不語】
      對句:凡塵俗勢多磨難 【rosemary】

      刪除
    5. 少俠, 唔睬都唔緊要ga。😅

      刪除
    6. RoseMary ,精神、勇氣皆可嘉。

      就地取材,幫你改為:「俗世凡塵盡折磨」吧,哈哈……

      刪除
    7. 【精神、勇氣皆可嘉】🤣🤣🤣可圈可點。

      刪除
    8. 日前, 探訪習書畫朋友, 見他剛掛上新作,「松下問童子」的字畫,
      於是, 我隨口便說, 字和畫都好靚,
      假如詩是你原創的話, 那就perfact 啦﹗

      刪除
    9. 怎知道他說: 你都黐線,都唔同既野。
      字畫是靠勞力, 日寫夜寫,日子有功, 自然容易掌握。
      吟詩作對是要靠腦筋, 不是懂基本就可以有一定成績﹖
      😲😜😅

      刪除
    10. //吟詩作對是要靠腦筋,不是懂基本就可以有一定成績﹖//

      我想起燒山講「中國神童...平均一分鐘四首詩...厲害了我的國」。笑死。
      https://youtu.be/Fy-FAGgUfxw?t=330

      刪除
    11. 不如咁講吖,無論習書畫或寫詩詞、對聯都要靠勤力/努力,都係日子有功的事。不過,寫詩詞、對聯所要求的基本功更多、更複雜,而且最好有一定的中國古典文學基礎,否則較難上手。

      同時,我覺得就算掌握了基本功,很多時是否有佳作,書畫要撞手神;而詩詞、對聯要有靈感。嘻嘻。

      刪除
    12. 蕭生條片真係好好笑。大陸啲弄虛作假嘢層出不窮,係白痴才會信。

      刪除
  2. 這幅畫可讓繃緊的神經放鬆下。

    回覆刪除
  3. 小貴亂來一通,此三句能否各自對?

    出句:香江俠侶,出拳起腳驚風散

    出句:殺惡霸,誅強梁,天涯仗義走

    出句:承續慧命,崑崙去守皆肝膽

    回覆刪除
    回覆
    1. 貴兄,不大明白你所指的「三句各自對」的意思。僅就我所知,對你之出句提出愚見如下:

      句1:(1)兩句式上句的平仄通常是:「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平仄仄)」。你出句的前分句之平仄是「平平仄仄」,後分句的平仄則可。
      (2)句尾3字「驚風散」意義欠明確,未知是否指給小兒受驚食的中藥。

      句2:三句式上句的平仄通常是:「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平仄仄)」。你出句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

      句3:(1)常用兩句式上句的平仄見句1。你出句的前分句之平仄是:「平仄仄仄」,後分句平仄合律。
      (2)以我之見,不宜將「去留肝膽兩崑崙」,改成「崑崙去守皆肝膽」,個人感覺解不通。

      一點淺見,如有錯漏,還請包涵。

      刪除
    2. 令狐兄,我是笑死人了。我原意是,斗膽嘗試出三個上聯,看看是否可對出三個下聯。

      (一)
      第一對上聯:
      香江俠侶,出拳起腳驚風散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寓香港義士勇破驚懾的歪風邪政。「驚風散」的「散」讀陰去聲(第三聲),「驅散」的「散」。「小兒驚風散」的「散」讀陰上(第二聲),不同。若「驚風散」易起誤會,改成「歪」(陰平)或「邪」(陽平)吧,都是平聲,風、散兩字都不要了,改為「歪邪破」。

      若前分句一定要「仄仄平平」,那就前後換位成「俠侶香江」(仄仄平平)。玩格律就如按形式砌積木。

      這上聯改自粵語長片《女殺手虎穴救孤兒》的插曲,陳寶珠唱〈練武歌〉,「出拳起腳應有方」,「方」乃陰平,不能用在上聯尾字。

      (二)
      第二對上聯改自原60年代尾的日劇《一劍走天涯》,香港例遲,應在70年代初或中才在無綫播出。主角獨眼豹行俠仗義。劇首會有一條人聲獨白,我的記憶有不少遺漏,但約是:

      青鋒劍,氣如虹,藝高人瞻大;
      殺惡霸,誅強梁,仗義走天涯;
      三尺龍泉紫光閃,腥風冒起鮮血濺;
      男兒生不勇殺賊,死不算英雄!

      「仗義走天涯」的「涯」乃陽平,不合上聯尾仄,故移位。

      我的是「「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令狐兄能對成「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嗎?若我的不合律故不能對,那就算了。原句本寓義士破敵,兼而向獨眼豹致敬。

      (三)
      「崑崙」「肝膽」同用,算是用典,讓讀者意會到原句即「去留肝膽兩崑崙」,指近日有義士流亡之事。「崙」是陽平,不合尾仄,故移位。哎呀,承是陽平,我漏眼了。現將「承」改為「接」(陰去)。

      上聯:
      續接慧命,崑崙去守皆肝膽
      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 - -

      以上三句上聯,若可對出下聯,便為三副對聯。若都不合律,不能對,那算了。三副對聯志在思念香港義士,鼓勵義士。

      P.S.
      「一處花開,忽然想起當年你」,「一處花開」,「處」是陰去,首分句是平仄平平,合律嗎?抑或第一個字「一」無所謂?

      刪除
    3. 再修,可否?

      (一)
      俠侶香江,出拳起腳歪邪破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二)
      斬橫權,戮強梁,仗義天涯闖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三)
      慧命承傳,崑崙去守皆肝膽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崑崙去守皆肝膽」,意為「去守(去留)肝膽皆崑崙」,倒序語法參杜甫《秋興》最後一首,「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意為「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三句分別寄意手足從初至今運動中的三個序階。

      刪除
    4. 嘩﹗ 阿貴甩左成晚書包😁

      刪除
    5. 我的看法是:

      (一)「一處花開,忽然想起當年你」,按古韻(平水韻),「一」是入聲字,仄聲,故並無出律。

      通常,聯句或格律詩句,有某些位置的平仄可略為變通,但有若干特殊條件限制,而且寬、嚴尺度,各有爭論,難於此三言兩語解釋清楚,且放下。

      簡言之,若以我傾向格律派的要求來說,「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第一字可用「平」,而第五字則不宜用「仄」,除非第七字同時改用「平」,否則第六字就是「犯孤平」(兩仄夾一平)。如按上面要求改動後,整句可變為:「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由此可見,「忽然想起當年你」中的「然」就是犯孤平,因夾在「忽」、「想」兩個仄聲中。不過,基於不以律害意的前提下,作者別無更好選擇的選擇,我會接受。

      (二)倒裝句:是古代詩人藝高人膽大的傑作,非我等文學根基未穩之輩能效顰。而且,並非任何情況、任何句子都可以倒裝。

      「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並不是所有詞彙都可以倒裝,倒裝後要通順,而不是晦澀不通的,這點很重要……」

      「那麼,倒裝後的好處又是什麼呢?詩詞裏面多用倒裝句,不僅僅在於適應格律等,而且這是一種修辭手段。倒裝可以造成某種意境美、渲染某種氛圍、突出某種形象、或者強調某種意義,從而增強語言的表達力度,還可以造成一種形式美,添加詩的情韻,產生特殊的修辭功能和描寫作用……」(見《詩詞創作中倒裝句的運用》https://71a.xyz/p6b006 )

      所以,貴兄,很抱歉,你那句「崑崙去守皆肝膽」,我未能接受。見諒。

      刪除
    6. 香香,多謝鼓勵。小貴哪有書包可甩;此刻邊學邊試。

      刪除
    7. 再修,如何?
      一之上聯:「歪邪破」(平平仄)改為「奸邪破」(平平仄),更鏗鏘。

      三之上聯:
      慧命承傳,英雄去守皆肝膽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刪除
    8. 我意以為,既非比賽評分,句1寧取原作「香江俠侶」,較為合理順暢。後分句「出拳起腳奸邪破」中,因「出」是入聲字,仄聲;為免「拳」成孤平,建議改「出」為「揮」。全句為:「香江俠侶,揮拳起腳奸邪破」。

      句2「橫權」二字嫌生澀,不若「專權」;而「斬」不如「戰」。全句為:「戰專權,戳強梁,仗義天涯闖」。

      ===============

      政治對非所長,貴兄一番心意,卻之不恭,獻醜如下:

      出句:香江俠侶,揮拳起腳奸邪破 【貴】

      對句:寰宇朋儔,瀝膽披肝正義傳 【少俠】


      出句:戰專權,戳強梁,仗義天涯闖 【貴】

      對句:揮利刃,馳羽箭,懲奸海角遊 【少俠】


      出句:慧命承傳,英雄去守皆肝膽 【貴】

      對句:眾生覺悟,天地縱橫盡弟兄 【少俠】

      刪除
    9.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10. 係喎,「出」雖與陰平同調,實入聲字(陰入),計仄聲;改為「揮」才合律,很好。

      第二聯出句「斬橫權,戮強梁」,本沿用「殺惡霸」的「殺」,兩分句是「殺橫蠻,斬強梁」,「橫蠻」作名詞,但考慮其詞性有爭議(作形容詞),所以想過改為「蠻權」「橫權」,「專權」亦諗過,惟此詞跟某政權關係太深,易關聯,「殺/斬專權」,可能我會被疑煽動乜乜危害乜乜,所以選用「橫權」算了,「殺」跟「(政)權」也避免連用。跟「殺」相關的,我考慮過「滅、伐、斬、戮、戳」(「伐」是陽入,仄聲;戳是中入,仄聲)。現在改為「戰專權」很好,戰不一定勝,所以不至於危害乜乜吧(寫定庭上辯詞先)。

      問:
      (1)「香江俠侶」(平平仄仄),對句「寰宇朋儔」(平仄平平),「寰」是平聲,何解合律?

      (2)「慧命承傳」(仄仄平平),對句「眾生覺悟」(仄平仄仄),何解亦合?

      我見有「135不論,246分明」的格律原則,跟以上有關係嗎?謝。

      刪除
    11. 答:
      (1)「平仄平平」中的「平」是變通,可以的,因詩律、聯律有「孤平」之忌,而無「孤仄」之忌。

      (2)「仄平仄仄」中的「仄」也是變通,惟嚴格來說應盡量避免,因第二字犯孤平。不過,「眾生」是佛家用語,要用來對「慧命」,我避無可避。

      (1)與(2)的變通是與「135不論,246分明」有關,但不能一概而論照去變通可也。正如我在前面所述一樣,這種變通是要受若干特殊條件限制的,否則「律」會名存實亡。

      刪除
    12. 更正:出句2中的「戳」為「戮」之誤。手機字太細,揀錯隔籬。

      出句:戰專權,戮強梁,仗義天涯闖 【貴】

      對句:揮利刃,馳羽箭,懲奸海角遊 【少俠】

      刪除
    13. 明白。
      這是我首次以粵音平仄來作句,原來感受如此。有趣有趣。
      謝謝令狐兄!

      刪除
  4. 靈感至,句2另有一新對句。全部重新整理如下:

    出句:香江俠侶,揮拳起腳奸邪破 【貴】

    對句:寰宇朋儔,瀝膽披肝正義傳 【少俠】


    出句:戰專權,戮強梁,仗義天涯闖 【貴】

    對句:揮利刃,馳羽箭,懲奸海角遊 【少俠】

    對句:揮皁纛,鳴號角,揚威海外聞 【少俠】


    出句:慧命承傳,英雄去守皆肝 膽 【貴】

    對句:眾生覺悟,天地縱橫盡弟兄 【少俠】

    回覆刪除
    回覆
    1. 第二聯出句,戰、戮的受詞是敵陣、對手,即專權、強梁;對句的揮、馳,受詞是己方的工具,即利刃、羽箭,雖都是名詞對名詞,但受詞被支配的對象卻似未夠工整、對仗。

      第三聯出句,「英雄去守皆肝膽」,「英雄」是人物,對句「天地」卻是地方。如果出句復回「崑崙去守皆肝膽」,因用典而使語法語意略有不清,但「天地」對上「崑崙」,雖未合名山對名山,但至少地方對地方,似乎較地方對人物更工整。

      令狐兄意下如何?

      刪除
    2. 對崑崙,除了天地,還有四海;可惜江湖是平平,不能用。

      又,中國有哪些比喻英偉氣魄的名山勝景可用?展揚氣勢、祭遊勝景,正合「縱橫盡弟兄 」。否則,人物(英雄)對人物,似乎較工整。

      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4. 第二聯前分句如果不求「動詞+敵對受詞」,而只要配「動+物」,則我作了以下惡搞藍絲的對句。

      擎屁眼,執餅碎,趴街港陸同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同」字的動態特徵不夠「闖、遊、聞」,請令狐兄幫我執執,我諗過「存」,但帶不出貶義。

      刪除
    5. 當然,以上對句已經脫離了念手足的脈絡。僅是平仄的練習。

      刪除
    6. 無邊落木蕭蕭下,
      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
      潦倒新停濁酒杯。

      落木~長江,悲秋~多病,客~台,霜鬢~酒杯

      上面三副對聯的對仗也不是同類事物相對,那末,該三副聯是否不夠工整呢?

      舉這三個例子是想說明,對仗雖是對聯的基本要求之一,但對仗並不等於要每個字、每個詞逐一去對到絕為止,然後作為決定對聯是否工整的標準。我覺得那是砌字(甚或是捉字蝨)遊戲,而對聯並非這樣的遊戲。

      一副佳聯除了具備格律技巧如平仄協調、對仗工穩等方面的形式美外,更需注重內容及意境,務必言之有物,境界高遠。同時,也應關顧上下聯意境之融合,即珠聯璧合是也,切忌上下句各行各路,對而不聯。這是我的看法。

      對於「天地縱橫盡弟兄」句,我想略作解釋。天地縱橫者,如果沒有人,天地如何能自己縱橫?聯句不言而喻的是縱橫天地的人,而他們都是兄弟,這不正是四海之內皆兄弟之意?聯句主要表達的就是這個內容。

      對聯看似簡單,對我來說卻是入門越久,越覺其複雜、深奧,尤其在鑑賞和評論方面更是難上加難,是以我正努力學習,力求進步。

      刪除
    7. 「同」,其實可以。如想改,用「衰」或「爭」(爭住去……),如何?

      刪除
    8. 令狐兄,打個譬喻,讀書考試,一般人也不會次次拿A,合格(E)就達標,再以上者都是bonus,由E至A的不同程度,我們都欣賞,所以你論及鑑賞對聯的態度,我是懂的,毋庸細解。我前帖所提出,只係再上層樓的想像,因為面對格律詩詞高手的你,我自然敢放鬆請益,坐C望B,坐B望A,不停地問,不停地學。別怪。

      又,「同」似是形容詞,跟動詞「「闖、遊、聞」可能有詞性不配;「存」是動詞,但沒有「同」的諷義,所以我在此卡住了。「衰」亦似是形容詞。

      令狐兄教如何做對聯,我是感謝的。再謝。

      刪除
    9. 字,精煉;對仗,工穩,確是好詩佳聯須具備的其中兩個基本要求。但二者與砌字(或捉字蝨)有差之毫釐之別,學習過程中尤須留神。同理,現代漢語語法對分析對聯句式結構,有輔助作用,可作參考用。不過,現代漢語語法與古典文學語法有很多方面不盡相同,不宜以其為標準,生搬硬套入寫詩、聯等的古文句式中。

      古文語法靈活多變,依賴現代漢語語法公式化寫作詩、聯,得出的作品往往徒具形式工整美,而欠古典文學獨有的神韻(古典味),這是我曾在大陸眾多詩詞對聯論壇流連多年所見的經驗之談。

      下引余光中之《中國古典詩的句法》部份段落以為參考。

      中國古典文學所以能如此「壽而不耄」,大半得歸功於中國文字的特性。中國文法的彈性和韌性是獨特的。主詞往往可以省略,例如「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甚至動詞也可以不要,例如「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中國文字,又往往一字數用,極經濟之能事。例如一個「喜」字,至少就可以派四種用場,當作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加上名詞不標單複數(「臨風聽暮蟬」,是一蟬還是數蟬?),動詞不標今昔(幾乎一切動詞皆是眼前事,但釋為追憶往事亦無不可),省去的主詞不標人稱(「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究竟是王維寫「她」呢,還是女孩子述「我」?),乃使中國古典詩在文法上和意義上獲致最大的彈性與可能性。

      (https://bit.ly/3oMe3cq )

      ================

      另:「同」是動詞,亦是一字可數用。

      刪除
    10. 令狐兄,謝謝補充,那些,從前上語法科有幸都論過了。我們隨口中文,未必知中文語法其實是棘手事。馬建忠提出過:「字無定義,故無定類」(《馬氏文通》),黎錦熙亦說過「凡詞,依句辨品,離句無品」(品,指詞類/詞性),順此觀點,中文並無穩定語法。(主流學者多否定這觀點,理由不贅。)

      余光中《重上大度山》:「星空,非常希臘」,專有名詞「希臘」當形容詞用;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綠」當動詞用。這些中國詩詞例子不可悉數。

      令狐兄所論的自有優劣,我不表示意見。我還是說,A至E的grading,多少帶點主觀,但都欣賞。謝謝。

      刪除
  5. 蕙風詞話摘錄:

    (一)詞中求詞,不如詞外求詞。詞外求詞之道,一曰多讀書,二曰謹避俗。俗者,詞之賊也。

    (二)填詞要天資,要學力。平日之閱歷,目前之境界,亦與有關係。無詞境,即無詞心。矯揉而彊為之,非合作也。境之窮達,天也,無可如何者也。雅俗,人也,可擇而處者也。

    (三)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脫稿。

    (四)凡人學詞,功候有淺深,即淺亦非疵,功力未到而已。不安於淺而致飾焉,不恤顰眉、齲齒,楚楚作態,乃是大疵,最宜切忌。

    (五)問:填詞如何乃有風度?答:由養出,非由學出。問:如何乃為有養?答:自善葆吾本有之清氣始。問:清氣如何善葆?答:花中疏梅、文杏,亦復託根塵世,甚且斷井、頹垣,乃至摧殘為紅雨,猶香。

    ===============

    人間詞話摘錄:

    (一)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

    (二)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三)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不能與於第一流之作者也。

    (四)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無大誤矣。

    (五)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於此二事皆未夢見。

    人間詞話刪稿摘錄:

    (一)雙聲、疊韻之論,盛於六朝,唐人猶多用之。至宋以後,則漸不講,並不知二者為何物。乾嘉間,吾鄉周公靄先生著《杜詩雙聲疊韻譜括略》,正千餘年之誤,可謂有功文苑者矣。其言曰:「兩字同母謂之雙聲,兩字同韻謂之疊韻。」余按用今日各國文法通用之語表之,則兩字同一子音者謂之雙聲。如《南史。羊元保傳》之「官家恨狹,更廣八分」,「官家更廣」四字,皆從k得聲。《洛陽伽藍記》之「獰奴慢罵」,「獰奴」二字,皆從n得聲。「慢罵」二字,皆從m得聲也。兩字同一母音者,謂之疊韻。如梁武帝「後牖有朽柳」,「後牖有」三字,雙聲而兼疊韻。「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為u。劉孝綽之「梁皇長康強」,「梁長強」三字,其母音皆為ian也。(後略)

    (二)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三)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隨之矣。

    (四)「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文字之事,於此二者,不能缺一。然詞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內美。無內美而但有修能,則白石耳。

    回覆刪除
  6.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境,一說即俗:虛玄而蕩,情識而肆,玩弄光景。道者,不宣,存於市。直。

    回覆刪除
    回覆
    1. 一山還有一山高,文武俱無第一。

      境俗與否,在乎心出。

      道可道,非常道。

      刪除
  7. 回覆
    1. 祝令狐兄元旦愉快,遇強愈強,龍馬精神!

      刪除
    2. 謝謝貴兄祝福。

      除夕見到終院再次跪低(毫無疑問以後會繼續跪下去)的新聞,百般滋味在心頭。

      快樂講不出口,惟祝貴兄新年安康。

      刪除
  8. 【在艱彌厲,遇挫不回。】👍👍👍

    回覆刪除
  9. 歷史閹割就由當權者說了算嗎 | 蔡錦源 | 立場新聞

    2,120 年前,司馬遷為兵敗匈奴被俘的大將李陵辯護,激怒漢武帝劉徹,判處死刑。司馬遷選擇以「腐刑」抵罪逃過一死。「腐刑」即是「宮刑」,切除生殖器。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司馬遷選擇宮刑,因為他有一項神功尚未練成:《史記》的編寫。接受宮刑後,司馬遷悲憤之下窮一生功力,終於成就《史記》,成為後世稱頌的史學家,被封史聖。

    是否自宮之後就能練就神功?未必!當世就有還未成家(一家之言的「家」,不是成立家庭的「家」)的歷史學者,為南方一隅的香港編寫方志,率先自宮,閹除上層權力看不順眼的一部份,結果神功不成,卻成就太監之名。

    每個改朝換代的格局,新政權必定編修前朝歷史。唐修隋書、南北史,宋修新唐書、五代史、元修宋遼金史,明修元史,清修明史。因為以武力奪來的政權,都要塑造一個受命於天以繼承正統開創未來的形象,將自己刻上延續前朝的脈絡。在這個雕刻的過程,自必然隱去不利本朝大統一地位的部份,並編寫有利統治的論述。乾隆官史《貳臣傳》,將降清的明朝官員即使對清朝有功的均稱為「貳臣」,即是「變節、背叛」「在前一朝代做官,投降後又在新一朝代做官的人」,目的就是傳揚「愛國主義」以保「國家安全」。今日政務官中充斥著「貳臣」,豈知他日大統一完成後不會被列入貳臣而遭受清算?

    在官方掌管知識傳授的年代,這些官方編修的史書就成為「正史」。但歷史就真的只是當權者說了算?官方有官方的歷史記載,民間卻有自己的歷史流傳,而非官方的歷史亦即是野史往往更為深入民心,流傳得更廣。因為官方左削右切的歷史永遠滿足不了人民天生的好奇心,酒館茶肆加鹽加醋的野史說書即使荒誕離奇也愈發取得一般人相信。看看陳壽的《三國志》多人讀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多人記憶便知道。為了打擊被視為誹謗朝廷的「假新聞」,於是有「妖書令」「妖言律」。今日香港,不似正在令「凡造讖緯、妖書、妖言及傳用惑眾者,皆斬(監候)。被惑人不坐。不及眾者,流三千里。合依量情分坐。若(他人造、傳)私有妖書隱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殭屍復活?

    有那麼一些自宮的史家為政權閹割歷史,有人擔心一兩個世代後的香港人就完全不認識我們的過去了。但在網絡空間無限大的世代,這是容易的嗎?給閹割掉的歷史,只要我們有心,還是可以在不同的媒介恢復。愚民政策的成敗,在於我們是否甘心做愚民。過去太多人將兒女的教育依託學校,在鐵幕教育形成的今天,所有人都應該作出「自己子女自己教」的準備,不可以懶,做 fact check 做資料搜集為下一代編輯自己的教材。就算移居外地接受他國教育,也要盡力讓子女承傳我們真實的歷史。這也是散居各地港人凝聚力量編寫民間《香港志》的時候了。

    (轉載自立場新聞)

    https://bit.ly/3joLf87

    回覆刪除
    回覆
    1. 「愚民政策的成敗,在於我們是否甘心做愚民。」---一矢中的,深得我心。

      刪除
    2. 近日官方強調,「國民奴隸教育」洗腦,將從香港娃娃唸小一開始,本來兵來將擋,父母有相當教育程度的會提點在學兒女小心陷阱,但水平低的,或者那些忙於工作而親子時間稀少的家長(無論水平高低),恐怕都無力匡正課堂歪理,所以這似乎已無所謂甘心不甘心了。這情況類似很多小學以普通話作為教學語言,在媒體的採訪可見,娃娃已習慣用大陸詞彙、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高尚,都是洗腦有效的例子。

      孩子們能離開香港的,走得請走,「死」少一個得一個,跟他們揮手說再見,我流著淚開心。

      刪除
    3. 時代已經不同了。現今幼稚園及小學學童的家長大致都有一定的教育程度,而且,他們也可算是年輕一族,頭腦應比老頑固開通吧?特別是香港人經歷年多的逆權運動,以及眼見/感受了極權撕下畫皮後接踵而來的種種橫蠻、暴行、擴疫表現等等,他們對極權的態度如何?從民調已略知一二。所以,是否洗腦,大家心裡有數,相信分得出的應該為數不少(藍絲除外)。

      沒受過大專教育或教育程度低的家長,不一定沒有認識/見識。誠然一樣米養百樣人,愚民家長肯定有,為數若干?就當50%好了。那餘下的一半呢?不甘做愚民的,不是可以盡一己之力嗎?水平/能力不足,如何是好?民間還有很多有心有力的人,你只要有心,總會想到辦法的。若以工作忙或其他理由推搪,我就覺得那始終是甘心與否的問題了。

      不否認微市民之力對抗高牆,確實千難萬險,難言致勝。然而,為著各種原因留下,而又不甘心做愚民的人,何不聽教聽話照「偉光正」偉大領袖所講去做---「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嘿嘿……

      就讓「我萬眾一心,哪懼怕艱辛,衝開黑暗……」做個清醒香港人。加油!

      刪除
    4. 令狐兄,我非指教育水平略遜的父母沒有足夠是非判斷力去檢視國民教育之扭曲--- 從是屆區議會選舉和民調可見,香港市民至少七成人對中共、港府的暴政感到不滿、憤怒--- 所以我對多數市民之是非心是肯定的。

      關鍵是,專上教育多是些抽象理論的學習,掌握當中邏輯和原理,具備者會較有自覺去查證所聞,觸類旁通,能言善辯,這類父母多能向兒女拆穿國民教育的謊言、提供完整解釋、從家裡書架找出相關藏書、參考維基、翻查新聞等來舉證事實,避免子女受官方教育洗腦。

      另方面,當父母弱於理論,縱然他們看穿謊言,結論確當,但箇中推理因於詞彙貧乏、思路跳躍而無力解釋,唯有強逼兒女反抗官謊,如此恐怕會適得其反。此為我前帖意思和憂慮。我前帖還說,那些能言的家長,倘疲於搵食,親子不足,同樣會墮入以上困境。這兩種情況,知官謊,可是無力解說,或無睱親子(睇功課),就算不甘心也只能乾著急了。

      誠然令狐兄的勉語積極有為。漫漫黑夜,等待黎明。香港人加油!

      刪除
    5. 貴兄所講的是事實,也正是我們的隱憂。

      《1984》有句名言:「誰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極權發的春秋大夢,就是不獨要控制現在,更要控制未來。所以,他們要篡改歷史,要推行洗腦工程,務使未來的社會棟樑,變成其馴服工具,好令獨裁政權千秋萬世。

      這條反洗腦之路確實難行,路霸掌控的是國家機器。雞蛋高牆,強弱懸殊。惟願人心不死,不甘做愚民的人,風雨同路,互相扶持,同渡困苦與厄困……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