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書法練習】行書

 【書法練習】行書



沈腰減帶,潘鬢先秋,拚今生容易消瘦;
竹杖敲苔,布鞋踏凍,怕春寒輕失花期。



趁殘鴉飛過蒼茫,何物最關情,數筆橫塘秋意;
但燕子歸來幽寂,故人應念我,落梅庭院春妍。


還了酒家錢,一生不負溪山債;
更從今夕醉,萬事長看鬢髮知。



骨氣乃有老松格
神妙直到秋毫顛


閒階獨倚梧桐,朝來多爽氣;
昨夜一場風雨,秋杪喜新涼。


令狐少俠
2/5/2025

30 則留言:

  1. 靚。

    又,「千淘萬漉」帖中「沙」字的長撇是否有故事?墨到中間彷彿舉棋不定,有點疑惑有點長。

    回覆刪除
    回覆
    1. 「沙」字仿黃庭堅寫法,就當做畫虎不成反類犬好了。

      https://reurl.cc/mx4vWV

      刪除
    2. 黃庭堅《經伏波神祠詩卷》
      https://reurl.cc/eM7W7b

      刪除
    3. 今草根凡人敢論古人名家書藝是大逆不道,我先跪下才斗膽妄說幾句。

      黃庭堅《山預帖》是好字帖。

      「當陽張中叔去年臘月寄山預來,留荊南久之。四月,余乃到沙頭取視之,萌芽森然有盈尺者,意皆可棄,小兒輩請試煮食之,乃大好。蓋與發牙小豆同灋(法),物理不可盡如此。今之論人材者,用其所知而輕棄人,可勝嘆哉。」

      留意首句「去年」之「去」,劃少字小;「寄山預來」之「山」,劃少字小;整條分句交替大小字,筆舞跌宕有致,有如今人「流水句」中的長短句,交接間同時留有抖氣位,讀來清爽。

      我記得令狐兄前(數個?)網帖的「之」字,此刻不翻查了,寫法極似黃庭堅的「之」字,劃長,行書本意便捷,「之」字卻簡字贅寫,未能充當筆舞中輕鬆的換氣位,略失波韻,不爽。

      黃的「沙」字造形也不如其他字好,幸其長撇仍有收歛。

      我重申,以上,我有跪著才講。

      P.S. 我唸本科階段副修藝術,唯未選修書法;「中國藝術史」一科略觸書法。當年中大藝術系分「創作組」和「中國藝史組」,我想唸碩時全心「創作」,但系主任指副修者只准碩士研史,於是夢碎轉跑道。

      刪除
    4. 一開始我只臨趙孟頫的字帖,眾多書法家之中我只鍾意他的書法。趙體書法娟秀清麗,瀟灑飄逸;筆法精緻柔美而柔中剛,隱含一種獨特的貴氣。個人經驗感覺學趙體書法最致命的就是其貴氣,氣質與生俱來,如何努力也枉然。

      其實,起初我並無想過要學黃庭堅書法,覺得其字體有點誇張和造作,不合眼緣。只是自覺學趙孟頫書法進步甚慢,成績未如理想,老師(是黃庭堅門派)建議學多一家字體,便順理成章臨黃庭堅字帖了。可能是見得多老師課堂上即席揮毫,以及做他的習作,似乎學黃體比趙體易上手一點。

      學習黃庭堅書法後,逐漸懂得欣賞其另樹一幟的書法藝術(以前的睇法確實係有眼不識泰山)。黃庭堅書法「以側險為勢,以横逸為功,老骨顛態,種種槎出。」
      (https://reurl.cc/dQly9g)

      兩家書法一齊學,希望唔會學到非驢非馬吧。哈哈。

      刪除
    5. //兩家書法一齊學,希望唔會學到非驢非馬吧//

      中國傳統文化重視純一,所以港台新儒家今日仍然講道統、正統,縱然包容異見,和而不同,但嫡與庶、正與偏,還是要知分寸;這類純統觀念,竹對竹,亦遍及文藝技法,故重視師承,一脈相延。如此舊觀念有好有不好,題外話,不表。說回書法,如果少俠氣質如趙,會自如寫出類近趙體,若如黃,類近黃體,總之你會感受到哪種最適意的,你最好參考多家,擺脫純種觀念,各取長處,最終非驢非馬,反而正顯自成一家,呈現本真,好事呢。

      P.S. 我之前講過,我看著你的楷書,直覺你有臨摹硬跟名師的自我克制,背後正是所謂純統、師承的包袱。你要敢變化,發揮自己的書路。各名師都有個別字難看的,對不對?不要照跟。

      刪除
    6. 其實無論我學書法,還是玩對聯、詩詞都好,先是喜愛,然後是自娛。在學、玩的過程中力求精益求精自然不在話下,但不會侈望成名成家,更不曾想過什麼道統、正統承傳之類的問題。說是迷信也好,不對抗命運也罷,我一向信奉的是盡人事而順天命,處世做事如是,何況是興趣樂事?

      刪除
    7. 嗯,「自成一家」非指社會上成名,而是發展出(主體性)個人風格。

      「呈現本真」指體會到上天賦與自己某些與人差異的才資特質的強弱命限,無所拒絕,甘之如飴的自由自在狀態。

      我們如何認為「美」?某程度受傳統影響。後天薰陶的許多陰潛知識,譬如「統」的觀念,它們塑造我們走向集體均一,所以要自覺反省,有所篩濾;中國傳統儒釋道法到今日大陸的共產文化,尤其法共儒互相滲透利用的深層影響,不少扭曲本真,我們都要警愓。沒有真相沒有美。

      刪除
    8. 貴兄,可能因你是讀哲學出身,諗嘢帶有很多哲學理論。

      我則不然,大體上是不受拘束,怕麻煩,喜簡單的人。因此,那些興趣/喜愛/嗜好,對我來說全是自娛的玩意,興致勃勃時,就全情投入,盡力提高水準,爭取好成績;有朝一日意興闌珊了,就放下自在。玩意而已,不會為此費神想複雜的理論,這樣人會自如些。

      不過,求同存異,尊重你的觀點。

      刪除
    9. 從開始講,我來自商科,技術知識未使心安,然後順應自己氣質上升跨界探真。令狐兄謂「理論」,好像指脫離現實的玄想,不是的,前文之所說都是我的體會,是對經驗反思後的教訓,用的詞彙算common的。

      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不是嗎?嗯……或許不是的。我亦尊重你的觀點。謝。

      刪除
  2. 早晨少俠😁
    👍👍👍👏👏👏💗

    回覆刪除
  3. 少俠真貼心👍, 將所有書法圖字並茂,
    因為我每當去欣賞書法友大作時, 總會問「呢個乜字呀﹗」
    有時候真係問字重多過欣賞。😅

    回覆刪除
    回覆
    1.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已。好多書法字與我們平常慣用的寫法不同,學過書法的都未必識得晒,何況不曾學過的人呢?而且,書法內文並無標點符號,如何斷句又是另一大問題,這是我的切身體會。

      刪除
  4. 少俠富貴一族👍 無甘大張枱,好難容納甘大張宣紙,
    無甘大間屋, 又擺吾落甘大張枱,富貴人家也。😁
    因為以我認知,大字就可以逐格TUN呢寫, 細字肯定非常困難。👍

    回覆刪除
    回覆
    1. 咪講笑啦。一張約6人大的餐枱當書枱用,有幾富貴呀?書法常用的宣紙約138x34cm,係要一邊寫一邊把紙向前面挪移,好麻煩㗎,唔係使乜古時讀書人要有個書僮呢?

      刪除
  5. 少俠大字與細字都👍,
    按我對書法友的粗略認知, 發覺寫細字靚, 大字未必寫得好。
    特別是大字, 幾乎落筆已經注定好壞, 而且因為大隻, 便很容易睇到好壞。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過獎了。

      其實書寫大、小楷各有難度。大楷講求筆力及字體架構(即俗語講嘅「裝靚個字」),但亦因為字體大,筆畫的粗幼及字體的結構有較大發揮空間;相對講小楷在這兩方面就更考功夫了。

      刪除
    2. 大字因為發揮空間,所以感覺難以控制,
      細字首先眼力要好,手要定, 夠耐性,
      這都只是我感覺, 實際唔知 。😅

      刪除
    3. 「昆明大觀樓長聯」, 我感覺就寫得好靚,
      你唔講都唔知有甘長的對聯, 掛係邊﹖還只是掛係廳欣賞﹖
      呢篇左右書寫, 係唔係應該幾考人﹖

      刪除
    4. 用小楷書寫的內文因為字與字之間排得密,要將每個字的筆畫分粗幼,以及裝靚個字,因為空間細小,難度大,所以考功夫。如果有枝靚小楷筆,應該會順手啲(又係錢作怪)。

      刪除
    5. 大觀樓南門兩側現懸掛有一幅藍底金字楹聯,此即被稱為「天下第一長聯」的大觀樓長聯,作者為孫髯。
      (https://reurl.cc/gR16rV)

      假若你問嘅係拙作掛喺邊,睇吓張紙的摺紋就知放在櫃桶底啦。裝裱好才可以懸掛,裝裱後會更大幅,懸掛的空間面積要好大吓,掛得起嘅家居,就真係幾富貴了。

      一副對聯分左右兩邊寫,難度確實係較大。

      刪除
    6. 補充說明:分左右兩邊寫的意思係,直幅,上聯由右至左寫;下聯由左至右寫。

      刪除
    7. 我是想問原作者, 因為這樣多字, 疑惑那有空間掛﹖
      原來真係諗唔到古時的人作為,經你一點,
      天呀﹗ 我睇左好耐, 先知係黑色那兩條😅,
      如果黑底燙金, 一定好名貴。

      刪除
    8. 【一副對聯分左右兩邊寫,難度確實係較大。】👍
      我感覺非常大。😅

      刪除
  6. 我覺得「沉腰解帶」最靚, 係唔係呀﹗﹖
    惟一問題~~~~~~~~~~~~~~~缺少一個章😂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你好眼光,老師都認為這副對聯寫得唔錯。純粹是練習,又不是裝裱,唔使用印章了。

      刪除
    2. ✌😁
      其實「趁殘鴉飛過蒼茫」我都感覺好靚呀﹗
      與 「沉腰解帶」不相上下,
      但因為唔似「沉腰解帶」旁有日期名字(?),
      於是, 感覺無甘有氣勢啦﹗😁
      所以, 「沉腰解帶」如果加個章就更完美﹗👍

      刪除
    3. 事實上係「沈腰減帶」那副對聯寫得好一點。

      刪除